猪粮预警!猪价塌方“又来利空”,玉米变脸,蛋、油价“跌翻天”
1、一起了解一下:猪价暴跌,又来三大利空进入12月份,本以为猪价会沾点年末大消费的利好,没想到却上演了“跌中跌”,猪价接连跳水之下,目前全国跌破10元大关,东北、华北、西北的多个省份,惊现8字头猪价,市场市场跌声一片。
2、当前生猪市场受季节性消费旺季和供给相对宽松的影响,资本炒作等因素导致猪价呈现震荡态势。预计春节前猪价可能偏强震荡,而春节后,随着消费淡季的到来,猪价可能降至合理价格区间。蛋价下跌 自10月以来,鸡蛋市场呈现震荡下行趋势。最新数据显示,全国主产区蛋价全线下跌,均价降至44元/斤。
3、猪价出现震荡,是预料当中的事情,因为目前生猪市场利好与利空交织,季节性消费旺季与供给相对宽松相“对冲”,再叠加北方雨雪天气、炒作资本等各方面因素,导致了猪价“大涨难、大跌更难”的一个发展局面。
4、预计随着需求回暖,小麦价格将持续高位运行,玉米价格虽短暂下跌,但总体上涨趋势不变。 猪肉价格调整:近期生猪价格突然下跌,北方普遍下降0.3-0.4元,南方下降0.1-0.2元,全国均价降至109元。猪肉价格调整原因包括:- 价格上涨后,屠宰企业利润减少,压低收购价格。
粮价“涨翻天”,玉米上扬小麦“大涨”,稻谷终逆袭,发生了啥?
在新玉米陆续上市阶段,玉米价格能迎来上涨行情,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:由于国庆期间的降雨,玉米收获延迟,加上玉米水份偏高,玉米集中上量期被延后。近日饲料企业频频发力,抬高玉米价格。猪价、鸡价回升后,国内养殖产能增加,增加了玉米需求。
和大家分享一下个人的看法:玉米走强逻辑不清说到玉米,近日利好利空消息都很多,利空因素:华北、黄淮地区天气转暖,潮粮陆续大量上市,给市场带来压力;还有就是部分贸易商短线思维,价格上涨,稍有利润便出货走人。
不过从10月份开始,粮价就开始了一波走高,玉米、小麦可谓是疯狂大涨,大豆也不例外,只不过水稻行情却仍然低迷,这是咋回事?0玉米全面走高从近期的玉米价格来看,总体行情很是可观,目前山东均价已从10月初的29元涨至如今的397元/斤,全国玉米均价也从26元涨至277元/斤。
就我们所掌握的资料来看,在这一轮的粮价上涨中,小麦涨幅远高于玉米,目前国家有关方面已经安排国储小麦以每周50万吨的规模向市场投放,以满足市场的需求。另据我们掌握的资料显示,截至目前国家手中仍有约4000-5000万吨的临储小麦库存,因此,尽管当前小麦价格涨幅较大,但仍处于可控范围之内。
全世界粮价不断上涨,小麦、大豆和玉米等关键粮食作物的价钱早已涨到近期八年的最大水准。截止2021年3月份,全世界粮价早已连增10个月。据统计,气温要素是造成粮价上涨的一大关键缘故。旱灾危害到美国、澳大利亚和荷兰的小麦收获,及其巴西的玉米收获,而克罗地亚的雨也促使大豆遭受危害。
日内交易的特点解析
1、日内交易,其价格走势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,对于短线交易者来说,时段分析、心理揣摩和技术指标尤为重要。通过划分时间,如9:00开盘价的确认,它反映了多空双方的较量结果,分为受外盘影响大和国内因素主导的品种。
2、日内交易的特点主要表现在:入场点位小且止损设定有限,盈亏比设定合理,通常为5倍及以上;由于持仓周期短,能快速脱离成本,降低心理压力。资金使用效率高,但需要警惕突发消息带来的被动平仓风险。选择适合日内交易的品种,可以从盘感和指标分析入手。
3、将日内交易以时间划分为不同的时段,通过对不同时间段价格走势的分析,总结出某些特点对交易者会有比较好的参考价值。根据时间而划分的分时走势图9:00开盘价的确认期货的开盘价是在8:55—9:00之间集合竞价时段确定的,它作为一天行情走势的起始点,是多空双方经过考量斟酌之后以集合竞价方式产生的。
4、日内交易优点风险容易控制——频繁交易听起来风险似乎很高,但是它的优势在于,风险更容易掌控在交易者的手中。当交易者发现市场形势对自己不利的时候,可以迅速离场。
5、日内交易是一种交易模式,英文名字是daytrade,主要是指持仓时间短,不留过夜持仓的交易方式。日内交易捕捉入市后能够马上脱离入市成本的交易机会,入市之后如果不能马上获利,就准备迅速离场。因为这种交易方式在市时间短,所以承受的市场波动的风险较低。
6、日内交易是指在当天市场开盘至收盘期间,进行买卖股票的交易行为。日内交易的操作较为频繁,利用较短的时间进行交易并且力求收益最大化。日内交易的优缺点都非常明显,一方面可在短时间内赚取可观的利润,另一方面若操作不当也会带来不小的投资损失。
发表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